陕塬三章
来源:作者 胡继宏|时间:2017-06-17|浏览次数:774次

一 

三门峡市陕州区出城向南,地势陡然上升,一条赭红色的公路蜿蜒上行,至坡顶人们会发现,坡上原来是一片平原。  

这一片平原叫作张汴塬,是当地的“三道塬”之一。“塬”是指四边陡峭而坡上平整的地貌,这在中国西北地区很常见,就是民歌中唱的黄土高坡。张汴塬面积大约七八十平方公里,与相邻的其他塬没有两样,但张汴塬却是一个特殊的地理所在,在中国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曾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就有关于张汴塬的记载,据郑杰祥先生《商代地理概论》考释,张汴塬一带那时被称作“夹方”,所谓“夹方”,就是“夹山带水”之地。张汴塬南依伏牛山,北临滔滔黄河而望中条山,西居桃林之塞(函谷关),东有崤陵之险。周灭商得天下后,按文王演周易的思路,在“夹方”将天下合二为一,“夹方”也随之演化成为一个“陕”字,此地此后就称作“陕”。张汴塬也称陕原或陕陌,称陌,是由于张汴塬东西狭,南北长。“周召分陕”的“陕”既指此塬,据《括地志》记载:“陕原在陕县西南二十五里,分陕不因其城,乃从原为界。”   

“周召分陕”是当时周王朝政治智慧的高度体现。周武王克商后两年去世,年幼的成王即位,开国元勋周公旦开始摄政。古人和今人一样,都有着人性的弱点,周公摄政引起了集团内部一些势力的羡慕嫉妒恨,加之商遗民的不稳定因素引发了“三监之乱”。三年平乱之后,为了巩固武王灭商后得到的东方占领区,周公根据周武王的生前规划,在建设以丰镐为中心的周兴之地之外,开始在天下之中的洛阳营建洛邑。洛邑历五年建成,这使周王朝在丰镐之外的东方又有了一个新的统治中心,形成了历史上的“宗周”与“成周”双中心统治时期。同时周公旦归政于成王,周公摄政结束。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社会治理和方便协调内部关系,成王决定把大周国划分为两大行政区,周公、召公各管辖一个区域。   

在哪里分界是个问题。二公在研讨中不由自主把目光盯在了函谷关。从政治上看,函谷关以西是周王朝兴起和长期统治的地区,也正是召公固守的“宗周”之地。而函谷关以东地区是周王朝历年征战逐步占领的“新东方”地区,也是周公经营多年的“成周”之地。从地理上看,从丰镐到洛邑相距千里,所谓“邦畿千里”,期间有潼关、函谷关、崤关三大交通关隘,而陕塬不仅位于丰镐和洛邑中间,而且还处于崤、函之间,无疑陕塬就成了分陕的最佳选择地。   

分陕之后,《史记》记载:“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分陕是以一根石柱作为地界标志的,后来的“立柱为界”,都以此为肇端,这也是我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最早的界石。在三门峡虢国车马坑博物馆里,这根3.5米高的柱石,虽经3100多年岁月风化依然挺立,参观者对此古朴的柱石纷纷称奇,拍照留念。这根石柱名曰“分陕石”,是当年周召分陕的见证。周召分陕,不仅是小小的陕塬名垂青史,还造就了陕县、陕州,而且造就了一个大省的命名——陕西省。 

孔子一生的志向就是以仁政治国,克己复礼,恢复西周初期的宗法礼乐制度。在西周王朝初期,也确实在推行“以德治国”的仁政,周武王把礼乐制度作为基本国策,以取代殷商的残暴统治。从两件事可见一斑。一是周武王伐纣克商之后,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为诸侯。现在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简直是对后世改朝换代之际将前朝子孙赶尽杀绝的绝妙讽刺。二是作出偃武修文的宣告,建立了一个包括陕塬在内的和平示范区,希望为天下树立榜样,让殷商遗民心悦诚服地臣服周王朝的统治。《尚书·武成》记载周武王回到镐京之后:“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周王朝的统治者,正是看到夏朝尤其是商朝的灭亡,开始怀疑“天命”,逐渐意识到“德”、“民”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这一思想在当时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使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于今也有其现实意义。召公就是这一政治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和力行者。    

《尚书》中有两篇文章翔实地记载了召公“敬德保民”的思想。一篇是《旅獒》,留下了“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和“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等成语。另一篇是《昭诰》,把“天命”、“敬德”、“保民”联系在一起,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很具感染力。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此篇乃召公之言,而史佚书之以诰天下,文、武周公所以治天下之精义大法,胥在于此。”    

《诗经》中的《甘棠》《卷阿》《黍苗》《崧高 》则更多地突出了召公“保民”思想的一面,其中《甘棠》一诗尤为后人所称道。     

《召南·甘棠》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这首诗歌很短,语言朴实无华,读来朗朗上口,情真意切。歌词大意是:繁茂的甘棠树啊,不要剪伐它,召伯在这里住过;繁茂的甘棠树啊,不要折弯它,召伯在这里休息过。繁茂的甘棠树啊,不要毁坏它,召伯在治理教化过百姓。正所谓“人惠其德,甘棠是思”。孔子删评诗经,有的篇目只有一字之评,而对《甘棠》情有独钟,是孔子评论次数最多的一首诗。在《孔子家语·好生》中说“吾见甘棠,见宗庙之敬也,甚矣。思其人,必爱其树;尊其人,必敬其位,道也。”   

《史记》记载:“召公之治于西方(陕塬以西),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在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候伯至庶民各得其所,无所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召公及其后人,在三门峡地区治理243年,对三门峡的发展和文化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甘棠树见证了召公宁劳一身不扰百姓的亲民勤政之风,百姓爱乌及鸟,自发地保护甘棠树,不让任何人砍伐损坏,甘棠树也成为亲民爱民、造福百姓的代名词,召公也被尊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廉吏,被称为“廉政始祖”,同时也留下了“甘棠遗爱”、“甘棠清风”等词语,陕州也被称作“甘棠旧治”。 

在召公死后的漫长岁月里,他的品德、思想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圣贤、帝王将相,政治家、文学家乃至平民百姓都深受其影响,在陕州这块土地上也产生了许多知名的历史人物,如:关龙逄、杨震、周党、姚崇、上官仪、上官婉儿、宋之问、魏野、司马光、耿九畴、曹端等。  

在《诗经》之后,历代对召公或甘棠多有歌咏。汉代扬雄《甘泉赋》中有:“函甘棠之惠,挟东征之意”。唐代就更多了,唐玄宗途径陕州,有感召公德政,感叹:“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陕中。树古棠阴在,耕余让畔空。”李白有诗句:“爱此如甘棠,谁云敢攀折。”杜甫叹曰:“天寒召伯树,地阔望仙台。” 白居易也有:“他时万一为交代,留取甘棠三两枝。”宋代的范仲淹对甘棠美政无限向往,写了多首诗,如:“斯比甘棠树,千载颂清芬。”梅尧臣诗曰:“古来分陕重,犹有召公棠。此树且能久,后人宜不忘。”  

明清及近代都有很多颂扬召公的诗词,在生活中则有更多的体现。据统计,全国各地与召公、甘棠相关的地名计有120多处。作为“甘棠旧治”的三门峡,市区里建有召公岛、甘棠苑、召公路、甘棠路、分陕路、陕塬路等景观和标识。    

甘棠,已经成为了官德的风标,民心的图腾,更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

三   

赭红色公路的截止处是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赭红色的路面是提示人们前有景区——三门峡市最大的地坑院游览区和小吃百味街。景区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但很少有人知道,北营村就是当年周召分陕那根“分陕石”最初矗立的地方。   

景区的民俗表演活动丰富多彩,有剪纸、地方戏剧、婚俗、木偶、皮影等,但最吸引游客的还是被称作“见树不见人,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传统地坑院民居。地坑院并不是北营景区特有,在以三门峡为中心的黄河两岸都存在这一奇异的民间建筑,但以陕州区张汴塬、张村塬、东凡塬最为集中,这三道塬上,如今仍有近百个村落,数以万计的地坑院。据资料考证,四千多年前的轩辕黄帝时期,陕塬先民已经掘地为穴,《诗经》称之为“陶复陶穴”。有专家认为这是仰韶文化时期半地穴式民居的发展延续。南宋郑刚中的《西征道里记》是较早记载地坑院的历史文献,文中说:“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其中“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最早向世界介绍地坑院的是本世纪30年代,德国飞行员卡斯特尔·吕登豪森拍摄的《飞行中国》,第一次向世界直观地展现了陕州地坑院民居的照片。美国学者伯纳德·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称地坑院为“大胆的创造、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对地坑院建筑进行了西方式的概括。   

三道塬是黄土高原的边缘,黄土堆积层多在300米以上,土质厚且松紧适度,年降水相对较少,这是决定地坑院独特居住习俗的关键。地坑院就是在平整黄土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坑,坑深六七米,面积100平米左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8至12孔窑洞,其中倚角的一孔窑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一个弯通向地面。地坑院与地面相接的四边和通道的两边,一般都砌有半米高低的青砖青瓦拦马墙,既用于防水有作为安全拦护,同时也是建筑装饰,黄土青瓦协调美观。   

地坑院窑洞中有主窑、客窑、厨窑、牲口窑、厕窑、门洞窑等功用不同的窑洞,在门洞窑的通道旁有一口水井,解决了人畜吃水问题。人居坑中,最让人疑问莫过于怎么排水了,这也是外地游客最多疑惑的问题。地坑院的居民会在坑院中挖一个深度4至5米的旱井,专门用来聚集雨水和排水,当地人称之为“渗坑”。排水问题的解决,黄土的渗透性起了关键作用。    

朴实无华的地坑院,在建筑学者看来,包含了中国封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形态,窑洞的方位、高低、大小,门窗的多少都有明确的数据要求,体现了家庭礼制和尊卑关系。地坑院建造简单、坚固耐用、挡风隔音、防震抗震、冬暖夏凉,对往昔贫穷的山民来说,这样的建筑再理想不过了,所以千百年来地坑院受到了陕州地区人们的喜爱。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逐步告别地坑院,在村子了盖了楼房、瓦房,“见村不见房”的景象日渐减少。近年特色旅游的兴起,这一被誉为北方“地下四合院”的地坑院,受到媒体和旅游界的追捧,红遍网络名扬全国。当地政府也针对性地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北营村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就是成果之一。但保护和开发既统一又矛盾,随着原住户的减少,不少地坑院已经人工填埋或自然坍塌,没有保护这一建筑奇葩恐将会逐渐消失。但开发之后的地坑院大多失去原味,有了光鲜亮少了真实,多了刻意少了自然。值得欣慰的是,这两年当地政府对原生态民居进行了有意识的保护,活生生的地坑院将有望继续留存人间。   

地坑院旁边是仿古建的百味巷,小吃琳琅满目,惹人留足品尝。但留意观察,除了河南名吃如烩面、开封小笼包、虢国羊肉汤外,其余几乎都是陕西小吃,并打着陕西马嵬驿招牌,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我想除了陕州与陕西地利相近,更多是历史文化的渊源相通。三门峡市地处中国地理的黄土高原向华中平原的过度地带,三道塬应是黄土高原的东部边缘,塬东紧连崤山,崤山以东地貌多以浅山丘陵为主,是逐步向平原过渡的地带。三门峡市的渑池县、义马市就在崤山以东,其文化与几十公里以外的洛阳更为近似,应属于河洛文化区域。崤山以西有陕州区、灵宝市,张汴塬西边紧邻函谷关,灵宝市大部分地域在函谷关以西,毗邻潼关而连接关中,传统上属于关西地区,历史上灵宝市就是桃林县和弘农郡,从民俗、语言语音、服饰等看与陕西更类似。拿地方戏曲来看,渑池、义马流行豫剧、曲剧,而陕州、灵宝则流行蒲剧、眉户、道情和扬高戏等西部民间戏曲(历史上也有秦腔存在)。戏曲是最具民间性的艺术形式,由此可见陕州区、灵宝市应属于陕文化区。汉班固《西都赋》有“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的描述,说明历史上就习惯把崤山以西划入“西都”之地。这样文化现象的存在,追根溯源除了地理、交通的制约,更大的因素还是“分陕之重”的文化基因使然。   

在北营村并没有见到“分陕石”,原来古时不知何年何故将“分陕石”从陕塬移至陕州城东门外,即今三门峡市黄河路和分陕路的交汇处。据《陕州志》记载,唐代武皇年间又从此处将柱石移至陕州北城墙雉上,移石时,唐人在原处立了一块石碑以示纪念,碑正面自上而下有阴刻楷书“周召分陕处”五个大字,遗憾的是文革时期,当地农场民工把石碑作当石料烧了石灰。民国21年,“分陕石”又从城墙上移至城内民众教育馆收藏。   

1957年,建设黄河三门峡大坝时,陕州古城属于淹没区域,“分陕石”连同其它文物移地保存。“分陕石”又几经周折,如今矗立在虢国车马坑陈列馆院内。为了防止风雨霜雪的侵蚀,现在的分陕石腰扎钢铁束带,身套玻璃衣装,头戴“紫禁城”式时装帽,古朴庄严而又无奈地接受着天南地北游客的礼赞。


Copyright © 2013 - 2018 szdk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E-Mail:sxdkykf@126.com 联系电话:0398-3266666
豫ICP备140077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