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如歌岁月
来源:作者 尚楠|时间:2017-08-10|浏览次数:499次

桂林的雨不期而至,细密如牛毛,滴落在身上,却有着一种尖锐冰冷的触感。此时我坐在书桌旁,捧一杯温热的咖啡,翻看着一篇文章,思绪不觉随之飘到了那深深烙印在心底的家乡。饮一口咖啡,就着回忆细细品味一番,唇齿间尽是醇香。突然,我如同坐在北国冬日的玻璃窗里面,心里泛起一股暖意,眼眸中却有两团雾气升腾。

那一望无垠的黄土塬啊,承载着多少山岭和村庄的变迁,而它所滋养的那一方百姓,一如它一般淳朴诚挚。有多久没再回去了呢?上次归乡正是盛夏,路旁的山花开得正盛,一朵一朵,如云霞般,肆意张扬,晃花了多少路人的眼,它就是美丽的张汴塬,沿途风光无限美丽。那里还有被誉为“中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深厚底蕴令人神往。它也是我朝思暮想的温暖归宿。

我看到了飘着炊烟的青砖瓦房,以及穿着围裙笑眯眯的外婆。关于外婆的记忆,最深刻的便是荷包蛋。外婆站在灶台前,一手拿着锅铲,一手拿着鸡蛋在锅沿轻轻一磕,打入锅中。鸡蛋在热油中滋啦啦地膨胀。炸至金黄时捞出,撒上南德调味料,咬上一口,鲜嫩的触感在味蕾上跳动,每一滴汤汁都迸溅出绝妙的滋味。如今张汴塬随着地坑院景区的开发,大批游客慕名前往参观地下窑洞,体验土塬的别样风情。无意中听舅妈说起,在农家乐的餐桌上,有外婆做的羊肉汤、杂烩菜等美味,但却没有荷包蛋,她说那是她外孙女的专属记忆,等孩子回来了再做给她吃。我不禁红了眼眶,外婆的荷包蛋,承载着我浓到化不开的乡情。

这里还不能不提到外婆的老蒲扇。那把扇子在她手中晃晃悠悠,伴我度过了许多年头。那时的张汴塬还不似现在这般受人青睐,曲村也只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而已,正如它的名字一般,平凡不起眼。那时的夏日,星星在天空眨眼。外婆的门前,有一棵古槐,还有一眼望不尽的草场。傍晚时分,萤火虫在那里恣意飞舞,我奔跑着去抓,山风在耳边拂过,轻柔且凉爽,仿佛从心底涤过。跑累了,我就过去靠在外婆身边,让她轻搂住我,摇着老蒲扇,讲着民间的种种传说。扇子摇啊摇,直至我迷迷糊糊地睡着。梦里,都是外婆讲的故事,有救了狐仙的白面书生,还有善于伪装的大灰狼。外婆的肚子里仿佛藏着说不尽的故事。如今想起,外婆的老蒲扇似乎承载着我的整个童年。

细想,最后一次回塬上是因外公生日。那天,地坑院中大摆酒席。已在开发中的地坑院变了模样,青砖大瓦,衬托着它的古色古香,中间开出一个小花圃,种上鲜花和植物,平添了几分田园风情。外婆系着围裙站在花圃旁,怒放的芍药映得她满面红光……那场景,永远定格在我心里,如同旧版的木刻画一般,留存在我的记忆。

那天,我站在窑场,俯瞰着地坑院,这塬上的灵魂。这时,一老乡过来问我看什么,我在心里说,就看着院子,这四四方方的坑院是咱塬上的月光宝盒,它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风情,它泥土的韵味和芳香气息将永远留存在神州大地。时至今日,我独自在离家千里的南国都城,望着窗外连绵的雨,不由得又回想起了土塬,回想起了我遗留在土塬上的童年。有人说,那方方正正的坑院和院中那方正的渗井,分明就是一个刻在大地、印在游子心中的“回”字。此言非虚,尤其是对像我这样客居他乡的人,才能明白它的意蕴啊!

有热泪滴落在稿纸上,氤氲出一片墨香。张汴塬上的坑院,请继续收藏我的记忆与乡愁;慈祥的外婆,请您一定健康长寿。我愿永远伴着你们走过如歌岁月,一起静看细水长流。


Copyright © 2013 - 2018 szdk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E-Mail:sxdkykf@126.com 联系电话:0398-3266666
豫ICP备140077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