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天地于院内
来源:作者 赵炜|时间:2017-08-17|浏览次数:502次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句话出自陆机的《文赋》。当我在一个深秋的傍晚置身在陕县张村塬著名的天井窑院中时,眼前的一切着实使我惊叹,以至脑海竟然冒出了这句话。我想把我的感触改成“笼天地于院内”。

天井窑院俗称地坑院,是分布在陕县甘山等一带的民居。窑洞可称为一种特殊的建筑,至少上百年的历史使这些地坑院的身上带有独特沧桑的印记,放射着古朴而神秘的光彩。为了抵御恶劣的自然灾害,为了生存下去,先民们以他们的聪明才智与创造力,与自然抗争,与命运搏斗,以自己勤劳的双手,挖洞建窑,最终实现了人自身力量的超越。在“辟湿润,围风寒”的单纯物质性要求满足之后,先民们的超越意识也体现在思想、情感等精神性要求。世世代代居住此地的农民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的窑院会被称为文化遗产。然而,地坑院的确蕴涵着穴居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之树上特别独特的一枝。

我们来到的是一个地坑院度假村。从入口处,沿着台阶往下走,经过一小段地道,才进到里面的地坑院。看起来似乎是一个露天的四合院。站在院里,迎面而来的是一股股温暖的气息,虽时至深秋,风是清冷的,但没有凉透脊背的冷冽,我想这就是地坑院的优势,穴居在窑洞里,把风雨抵挡在外,享受着冬暖夏凉的惬意。

院中莳花置石,清雅整洁。在一个圆形的石桌前,几个写散文的友人围成一圈,清风树影,摇曳心旌;论散文,品人生,头顶满天星光,脚踩温厚大地,交谈甚欢,个个古道热肠。身临其间,使我不觉又发现了地坑院的另一个优势,即家庭成员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的交流,创造亲切宁静的生活情趣。不是吗?这里庭院方阔,好比一个大起居室。依着木板门和木格格窗,我想象着一幅这样温馨的图景:每当清晨,地坑院接纳的第一缕阳光,使整个院子熠熠生辉。挂在门头上的一串串红辣椒,越发鲜红光亮;吊在大树上的一排排金黄色的老玉米,越发艳丽饱满。大伙们排着队去锅里打饭,然后,围成一圈,或蹲或站,和着“呼呼”的喝汤声,一阵阵笑语欢歌就会回荡在整个地坑院的上空。

地坑院不仅承载了厚重历史,而且其沿袭的古朴民风更使它抹上了神秘色彩。当地流行已久的婚俗便是典型的民俗风情,展现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从地坑院里悬挂的一个个鲜丽的婚俗图片里可以看出热闹非凡的结婚场面。男骑马,女坐轿,打麻伞,打旗子,打灯笼,打牌子……铜鼓、乐队、唢呐、笙、梆子汇入其中,一派有滋有味的欢喜场景,就象当地的红辣椒一样,火辣辣到极点。

一个个地坑院,成为了解豫西农村民俗民习的一大景致,它们接纳天地,使天地拉近人心,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绵延着自己的历史与文化,所以,才会涌动着生命的活力。虽然有不少的年轻人都不甘寂寞争相走出“地下”,但至今,一些年老的村民们仍然喜欢居住在地坑院。

在我们返回的路上,经过杜甫笔下描述过的有名的石壕村时,我们就遇到了一直守护在地坑院的一对老年夫妇。

他们住的是一个典型的地坑院。倾斜的石阶足有20几个,人走到下面,沿着斑驳古旧的墙壁,便入到窑洞里。只见院子里花草丛生,主人介绍说园子里种着夹竹桃,红薯叶,还有菊花等,院里有两处窑洞是空的,四周颇显空阔。老人高兴地说:“我的爷爷、父亲都在这里住过,我从小就在住在这,如今,我的孩子们都在县里工作,两个孙子在外面上大学了。”

这位如今年已六旬的老人的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祖祖辈辈生活居住在这里,他看什么都是平常和自然的,只有我们这些城里人,是带着探寻和体察的心情去了解他们的。

当走进他们的内心才发现,地坑院已构成他们生命的自然形态,他们的生活与情感,与地坑院深深地融合在一起了。


Copyright © 2013 - 2018 szdk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E-Mail:sxdkykf@126.com 联系电话:0398-3266666
豫ICP备140077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