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九章
来源:作者 马迈方|时间:2017-10-31|浏览次数:759次

洞天福地,巧夺天工,深藏大地之中的地坑院民居,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状况、宗教信仰、经济水平等演变的轨迹,是我国至今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居形态。陕州地坑院以“神奇、神秘”享誉中外,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是中国最美乡村,是中国地坑院文化之乡,被誉为“人类穴居活化石,地平线下古村落”。

从美国作家鲁道夫斯基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的大量地坑院图例以及陕塬留存的数百年老院子中,清晰可见地坑院的主体结构没有一砖一瓦。作为中国六大传统建筑之首的生土建筑,地坑院是其中的代表杰作。它是人类从原始社会迈向文明社会的有力佐证之一,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陶复陶穴以为居,于貉为裘以御寒。”根据史书记载,4000多年前的轩辕黄帝时期,陕塬先民们已经掘地为穴而居。从陕州古城旁发现的西汉墓室构造来看,就是一座地下“院落”。地坑院是人类居住发展史的实物见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活化石。

陕塬干旱少雨,冰封地冻,飓风刺骨,不适宜人类居住,而地坑院的出现恰巧解决了这些难题。地坑院拓宽了人类居住空间,丰富了黄河文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杰出成就。据考证,福建土楼、陕北和甘肃的窑院都是河洛人客居他乡,为适应当地环境,因地制宜而建造的,是地坑院营造技艺的传承和创新。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是对地坑院的真实写照。地坑院的建造别具匠心,向下挖坑,四壁凿洞,与大地融为一体,院上院下绿树成荫,窑内窑外收放有序,曲径通幽,浑然天成,实用、美观、坚固,是生态建筑的楷模,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有去脉,水有流向,土有层纹”营造地坑院要与山脉、水势、地气相融合,要以五行八卦和主人命相来定方位,是风水学、建筑学、人文学的绝妙结合,是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现实体现。相院、方院、下院、打窑、绿化……都有严格的方位、尺寸、数量要求和禁忌;窑洞的功能设置,饮水、排水都有科学合理的布局法则。地坑院营造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下院子,箍窑子,娶妻子,坐炕子。”是流传陕塬的民间小曲,也是无数庄稼汉的梦想。黄土塬上的人们有了地坑院就有了安定的家,男人在黄土地上耕作刨食,女人在地坑院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婚丧嫁娶、纺线织布、绣花剪纸……逐渐形成了地坑院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也是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创作基地。

“皆土山,多穴居。”从史书对陕州民居的记载来看,陕塬独特的黄土层为建造地坑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沟壑纵横的陕州张汴、张村、东凡三道塬上,如今仍有近百个村落、数以万计的地坑院。世代在此生活的人们,延续着优秀的文化因子,传递着独有的心理密码。

地坑院省时、省工、省料、省钱、防震、防风、防盗、防火,冬暖夏凉,四季宜居。院内饮烟缭绕,欢声笑语;院上林木成行,打场晒粮。空间得以综合利用,地坑院数量逐年新增。而如今,时代变迁,大量的农村人到城里生活,许多窑院长久闲置,没人维护,坍塌破败,地坑院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修缮保护迫在眉睫。

从空中鸟瞰,一个个地坑院犹如雕刻在大地上的一个个回家的“回”字,时刻在等待着、召唤着每一颗远走的心。时光流转,乡情乡愁,魂牵梦绕。在抢救保护地坑院,整合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时代呼声中,陕州地坑院景区应势而生,是中国古村落的重生,是中国最美乡村的典范。



Copyright © 2013 - 2018 szdk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E-Mail:sxdkykf@126.com 联系电话:0398-3266666
豫ICP备140077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