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是穴居活化石吗
来源:管理员|时间:2015-03-18|浏览次数:918次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居住环境的营造,关系到人类的繁衍,氏族的安定。其貌不扬的地坑院在民居史上却蔚为壮观、独领风骚,被专家学者誉为“人类穴居活化石”;穿越时光,追本求源,走进地坑院古遗迹,其悠久的历史令人叹为观止。

 

   自然洞穴

 

   在远古时期,人类先民还不知道营建房屋,只能利用自然界的天然洞穴,苟且藏身,这种穴居形态一直延续到旧石器时期晚期。据《孟子·滕文公上》载:“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礼记·礼运》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可见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就是“巢居”和“窟居”。

 

  “橧巢”是指用许多木头搭建形如鸟巢的居所。由于木易腐朽,巢居考古中尚没发现,也不可能保存在至今。“营窟”是指营造洞穴。窟居最有代表性的考古发现是在旧石器晚期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人遗址,从遗址中可以清晰看到,山洞分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洞口高4米,宽处5米。上室长约14米,宽8米。在下室洞穴的西半部有一陡崖与上室相连,在下室深处是竖井式深洞,即下窨。洞内发现有人头骨化石、石器、灰烬等,证明这是当时人类居住和生活的洞穴,据专家推测距今27000——34000年。

 

   窑院雏形

 

   在新石器时代,穴居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居住方式。但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依照不同的自然条件选择穴居的方法。根据民俗专家钟敬文先生主编的《中国民俗史》考证:在黄土高原地区,先民营造穴居一般为两种形式。

 

   一是利用沟坎断崖来开掘洞穴,就是后来的民居——靠崖窑。在对新石器时代宁夏海原县菜园村遗址的考古中,发现窑洞数处,高约3.2米,伸进土层4米有余,约17平方米,居住地面下有窖穴用来储存东西。

 

   二是居住于平原地区的先民,其穴居方式为竖穴,这就是原始的地坑院。竖穴一般是在较宽广的台地上挖成口小底大的袋状窖穴。袋状窖穴虽然容易挖掘,但空间小,较潮湿,所以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很少见到这种居住遗迹了,代之而起的是半地穴式住所。半地穴建筑的地穴中间用木柱支撑,四周用草索连接小木柱,墙壁用草拌泥涂抹,呈方形,有突出室外的窄长斜坡,有阶梯状的门道,斜坡形的门道是人们进出的必有通道。这种半杆栏式建筑中的地坑就像现代地坑院的“天井”。在庙底沟遗址的半地穴居所形状为方形,面积为40余平方米,墙壁有用耒开挖窑洞的痕迹,可见当时应经出现新的挖土工具“耒”,门前有斜坡式狭窄门道,周围墙壁及居住面上遗留着许多柱洞,可复原成四角尖锥屋顶。四角的柱洞下还垫有石柱础,这是中国建筑史上最早的柱础。居住面有草泥土铺成,质地结实光滑,还有圆形火塘,四周作为储藏粮食用的窖穴却十分密集。从河南其他地区发现的40多处新石器晚期的半地穴来看,建筑结构和工艺与现在的地坑院有许多相似之处,厨房灶火位置,门洞口有影壁墙,草泥抹墙等。这些地穴门多向南开,火塘设在屋的里面与门相对,也有在屋的一角,地穴的帮上,有的接筑有短墙,墙的上面有的挖有方形或圆形的小龛,有的室内有隔墙。一般低于地面1.4——2.2米。墙壁用草拌泥抹光。坑底垫有密度较大的灰黄土并砸实,上面再铺一层约1厘米的草拌泥,再涂抹白灰,地面平整,还防潮。这种半地穴式居所就是地坑院的雏形距已有今约6000年。

 

   陶复陶穴

 

   在夏商周时期,先民已探索出农事季节的规律,变水灾为水利,服务农耕,施行井田制,许多青铜农具代替了石器,农业生产工具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们具备了改善居所的条件。据《诗经·绵》载:“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亶父”为周文王的祖父。古文字研究学者流沙河先生在《白鱼解字》中根据“陶”从甲骨文到篆书的字形分析:“陶是烧制缶的类容器的窑,看篆文便晓得是封闭的洞穴。”“复”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注释:“复:行故道也。”可见在亶父时,周人依然沿袭窑穴居所,从有关的考古发掘来看,当时的窑穴与地坑院的形态很相似,至今有3500年左右。

 

   历史遗迹

 

   到了春秋战国,社会生产力已有空前的提高,铁制劳动工具铁器的广泛使用,耕牛的出现,代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手工业、工具制作、机械制造等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墨子·尚贤上》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各行各业分工也比较细致。《礼记·典礼下》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镰、锄、铲、耙、犁、钻、锯、斧、锥、錘、耒、凿等铁制工具相继出现,滑车、绞车、辘轳等机械得到了广泛应用。度量衡等制度相继完善。《考工记》等相关著作也已出现。堪舆、风水、阴阳等相学也在建筑中广泛应用。建造地坑院的条件业已成熟。2005年7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三门峡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掘一座结构独特的汉墓。这座汉墓呈“U”形,三面分布多个墓窑,有300多平方米,全部用青砖砌成,墓顶为穹窿形,墓窑内的布置和现代人居住的情况基本相似。从地面向下看,墓葬结构是一个完整的地下院落,形制就是一座现代的“地坑院”。这座墓的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之间。根据汉代丧葬习俗,视死如生,墓室都是按照生前居室建造,可以推断,当时陕州人居住的还是地穴,也就是地坑院。地坑院结构造型已发展基本成熟,功能也比较完善。这是至今发现最接近地坑院实物的历史遗迹,从时间上推算距今已有2000多年。

 

   典籍佐证

 

   宋高宗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左宣教郎试秘书少监、充枢密行府参谋郑刚中等人4月22日从杭州北关出发,8月20日到凤翔返回,往返行程7200里,60驿站,履行“朝廷安辑之意”。郑刚中根据途中所见所闻,撰了《西征道里记》。书有段这样的描述:

 

 “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处,谓土理直,无摧压之患。……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自此高低、横斜无定势,低处深,或四五十丈高处,去平地不远,烟水所不能及。凡洞中土,皆自初穿井中出之,土尽洞成,复筑塞其,井却别为入窍。去窍丈许为仰门,陈劲弩,攻者遇箭即毙。如是者数重,时于半里一里余斜,气穿道谓之哨眼,哨眼或为因墙角,与夫悬崖积水之旁。人不可能知其下,系牛马,置磑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土久弥坚,如石室。”这段文字中的“穴处”恰巧讲的就是地坑院。简洁的文字讲出了地坑院的分布区域、土质特点、形貌特征、建造过程、防盗性能、居住风俗等。而对在战争年代地坑院的优越性更是举例说明:“洞置自巢贼时,今人又增穿之,中间避乱千余家,入其中,虏知而不能取。”这短短的文字也成了对地坑院最早最详细的资料记载,距今也有近1000年。

 

   影像存真

 

   1933年6月——1936年8月,乌尔夫·迪特·格拉夫·楚·卡斯特先生作为欧亚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在空中鸟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业余时间用莱卡照相机将所见瞬间定格,并于1938年出版了《中国飞行》,书中不仅有地坑院的鸟瞰图片还有详实的文字记载:“这是一座地下村落。四四方方的是约10~15米深的井口,一间间供人居住的洞穴均是从井的底部挖出来的。由于黄土足够结实,故洞穴根本不需要木头支撑。在中国,特别是在黄土地区,由于缺少木材,这种洞穴式的住房特别适用。除此之外,洞穴式住房还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图片上见到的钩状地口,……是洞穴式住房的进出口阶梯道。”虽然这些照片没有注明拍摄的时间,根据飞行航线是在1933年9月由上海飞往洛阳、西安等地的往返途中所拍摄的,这也成了最早反映地坑院的影像照片。

 

   揭开面纱

 

   1964年11月9日至1965年2月7日,美国建筑师伯纳德·鲁道夫斯基教授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筹备、举办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展览,选用卡斯特所航拍的地坑院照片及黄土高原照片,让地坑院展现在世界舞台,跻身于世界乡土建筑之列。这次展览是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乡土建筑的集结,开辟了建筑学研究的新领域,对平民大众建筑的公正评述,推动了对非“主流”建筑文化的探究,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映。美国地理学家乔治·巴布科克·葛德石在《五亿人民的国家:中国地理志》一书中的写道:“人们可以看到,炊烟从田野上袅袅升起,而人的视线却看不到任何房子,这样的土地发挥着双重职能——地下住所,地上良田。”地坑院第一次走出国门,走进大众视野,被称为是与时尚无关的建筑,近乎永恒,无可改进,以至于达到至善至美。

 

   鲁道夫斯基之后编写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简明非正统建筑导论》一书。书中用了4个页码,通过远景、中景、近景、特写4张图片,多视角来展现地坑院的外貌,并附有详细的文字介绍:

   “处于中国黄土地带的地下城镇和村庄,代表了田野上修建掩蔽所的最根本解决方法之一。黄土是沙土,随风迁移和沉积。由于它具有很高的松软度和多孔性,所有比较容易开挖。有些地方,路面被车轮碾压后,竟低于原始地面有40英尺之居。在河南、陕西、山西和甘肃等省份,大约有上千万人生活在黄土地里挖出来的住所里。……平坦景观上的黑色方块,是面积为1/8英亩的凹地,其垂直侧面有25~30英尺高。L形的楼梯通向下面的房间,房间进深约30英尺,宽15英尺,离拱形天花板顶部约15英尺。采光和通风经由院子的天井实现。居室整洁,没有虫害,冬暖夏凉。不仅住屋处于地下,工厂、学校、旅馆以及政府办公场所也完全建在地下。”

    而在当时大洋彼岸的中国地坑院的建设却进入了最兴盛的时期。当时社会比较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急剧上升,住宿需求的迫切,几乎村村每年都有新建的地坑院。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

Copyright © 2013 - 2018 szdk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E-Mail:sxdkykf@126.com 联系电话:0398-3266666
豫ICP备140077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