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探秘之叩“陕”之门
来源:马迈方|时间:2018-01-08|浏览次数:1214次

叩“陕”之门

在三门峡文物陈列馆大门的东侧,有一个用巨大玻璃罩着的不规则柱形石头,下粗上细,高3.15米,最大直径0.4米,风雨侵蚀,斑斑驳驳,颜色青灰,除了沧桑岁月的印迹,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却能时常引来中外专家学者敬观膜拜。

它为什么会有这么尊贵的待遇呢?

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不是因为它的质地多么高贵,而是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界石——分陕石。它身形奇致,如古树临风。

哪这块石头为什么会在这里呢?它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呢?让我们一起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感受它命运的多舛吧!

这和陕州老城有关,它原立于陕州老城北城墙上,民国21年(1932年)3月,陕州民众教育馆收集文物被移至馆内。1957年因三门峡大坝蓄水,陕州城属淹没区,移至人民公园。1967年,它移至市图书馆。1977年,它移至文化宫。1981年,它移于三门峡博物馆。1988年,被移至三门峡虢国车马坑陈列馆,保存至今,也就是如今的三门峡文物陈列馆。2005年8月,该馆对它进行了全封闭保护,在和其他陕州城内被遗弃的众多文物的对比中,足以显示出其历史价值。

那它是什么时候立于陕州老城北城墙之上的呢?

据《直隶陕州志》记载:“石柱,在北城上。相传为周召分陕所立。以别地里。唐人作铭于其上。……石柱铭,裴谈撰,八分书,无姓名。集古录目谓周召分陕所立界石。验其字武后时立。”《陕州志》记载:“陕州城建于西汉景帝时,历时十五载,筑成一座周围13里120步的土城墙。”《括地志》记载:“陕塬,在县西南,分陕从塬为界。”由此可见分陕石最早立于陕州城西南的陕塬之上。到唐代武后时期重立石在北城墙上。并做铭于石上,被称为“周召分陕所立界石”,今铭文字迹模糊,但仍隐约可辨。

这块界石为何要立于陕?这要从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王朝说起。周灭商建国之后仅两年,周武王撒手人寰,成王年幼无能力主持朝政,周武王托孤周公旦、召公奭辅政。周公旦、召公奭与武王同宗,姓姬,是周文王之子。《公羊传》记载:“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周公主之。”周、召以陕为界,东边以洛邑为中心由周公管辖,西边以镐京为中心由召公主事,和衷共济,平叛战乱,巩固政权,为周王朝走向安定强盛奠定了基础。“陕”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注“陕,弘农陕也,虢国、王季之子所封也。”“陕”位于镐京、洛邑两都中间,北有黄河,南有伏牛山,地势险要,紧邻潼关、函谷关、崤关,要隘险关,特殊地理环境使它成了“周召分陕”地界也理所当然。

《尚书•周书•召诰》记载:“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也就是说,周成王为了营建洛邑,让身为太保的召公(也成邵公、召伯,名奭),首先卜吉凶,测量地形,筹建宫室庙堂。常往返两京之间,路过陕州,歇脚在此,也是自然之事。《直隶陕州志》记载:“召公祠,州治东。相传为召公听政处。后人思其德,即甘棠下立祠祀之。……甘棠,在召公祠内,相传即公所憩之树。”从《全唐文》陕州官吏崔树撰写的《邵伯祠碑记》可以得知,在唐之前陕州已建召公祠。从1900年的《陕州城廓街巷庙院位置简略图》看,鼓楼北侧便是召公祠。该祠分为正殿、偏殿,院内有莲花池,池中有八角宣风亭,甘棠树高3丈有余,粗一人难抱,清风徐来,清香宜人。惋惜的是这一切和陕州城一样,在建黄河大坝时被拆。可是明嘉靖16年(公元1537年)所刻的“召令遗爱”碑、明正德年间李元伯题写“在昔召公至,人皆爱棠树。如今树已空,时复吹清风。”碑以及年代不详的“古甘棠”,所幸至今保存完好,和“分陕石”存放一处,因此陕州也称作古甘棠。

《括地志》中所说的“陕原”就是现在的张汴塬,它靠山面水,南高北低,四周沟壑纵横,中间平坦辽阔。在原陕县不仅姓“张”的氏族分布很广,以“张”冠名的乡镇还有许多,如张湾、西张村、张茅等。关于张的起源,《陕县志》记载:黄帝子少皋的五子名挥,夜观天象,受天狼星状的启发,创造弓箭,官居弓正,被赐姓张。在陕塬的东边有个小自然村叫曹村,从考古发现的灰陶、橙色陶等遗迹来看属商周文化时期。这里的人们至今还住着靠崖院和地坑院。可见陕塬作为人类的繁衍地历史由来已久。现在陕塬的最北端北营村,有一个新建的景区。穿过景区的五个圆拱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影壁墙,墙上有《周召分陕》《甘棠遗爱》《棠荫小憩》三巨幅砖雕,这让人不由想起《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茏。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以及《史记•燕召公世家》中的记载:“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在陕塬,关于召公的故事从古流传至今,老子在去函谷关遥望陕塬称“圣人无心,以百姓心”。孔子曾拜谒甘棠树感叹“宁劳一身,不劳百姓”。召公是开国元勋,四朝元老,辅佐了文、武、成、康,在辅政期间,四十年刑措不用,敬德保民,实施仁政,开创了有史以来第一个盛世“成康之治”。

塬上,有许许多多深坑(就是地坑院),坑内人声沸腾,欢声笑语,当时的人们喜欢在院子里种两种树,一种是梨树,一种是石榴树。这有什么讲究吗?“梨”和“棠梨”同科,由野梨改良而来。分梨不就是分利、修德的最朴素表现吗?而石榴比喻多子多福,至今人们还保留着结婚铺百子图的习俗,有意思的是百子图都是九十九个,而期望新娘子生出来的是第一百个,因为周文王便生了百子。哦,原来,这一切都是对召公的缅怀。也难怪春节贴院条,家家户户都会写“福”字,还有“满院春光、人丁兴旺、大吉大利”等,这不仅仅是说个吉祥图个好兆头,还有更深层的意思呢。

不知道召公到过地坑院没有?那时的地坑院会是什么样的?可能简单而粗陋。但从地坑院讲究的营造技艺来看,重堪舆,讲风水,难道不是遵循召公建洛邑的“先相宅、卜宅,再经营”的法则吗?

而这其中还有多少密码有待解开。


Copyright © 2013 - 2018 szdk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E-Mail:sxdkykf@126.com 联系电话:0398-3266666
豫ICP备140077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