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历史探秘之书中曙光
来源:马迈方|时间:2018-01-26|浏览次数:1563次

书中曙光

地坑院像被遗弃的孤儿,默默地在大地的角落里成长,可以说是“藏在深山人未知”。但在非常时期的一缕曙光,为历史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一切要从一事说起。

宋高宗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左宣教郎试秘书少监、充枢密行府参谋郑刚中等人4月22日从杭州北关出发,8月20日到凤翔返回,往返行程7200里,60驿站,履行“朝廷安辑之意”。郑刚中根据途中所见所闻,撰了《西征道里记》。书有段这样的描述:

“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处,谓土理直,无摧压之患。……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自此高低、横斜无定势,低处深,或四五十丈高处,去平地不远,烟水所不能及。凡洞中土,皆自初穿井中出之,土尽洞成,复筑塞其,井却别为入窍。去窍丈许为仰门,陈劲弩,攻者遇箭即毙。如是者数重,时于半里一里余斜,气穿道谓之哨眼,哨眼或为因墙角,与夫悬崖积水之旁。人不可能知其下,系牛马,置磑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土久弥坚,如石室。”这段文字中的“穴处”恰巧讲的就是地坑院。简洁的文字讲出了地坑院的分布区域、土质特点、形貌特征、建造过程、防盗性能、居住风俗等。而对在战争年代地坑院的优越性更是举例说明:“洞置自巢贼时,今人又增穿之,中间避乱千余家,入其中,虏知而不能取。”并且将地坑院和陕西的窑洞做了比较:“陕西往往为洞,皆所不及穿洞之法。”当然其中也有他的疑虑“然见路旁高山多摧折,存者尚如半掌,则土穴疑有压者”。可是他自己又打消念头“有居人当自能择尔惟”。这短短的文字也成了对地坑院最早最详细的资料记载,距今已近千年。

这郑刚中更是了不起的历史人物。他是浙江金华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被秦桧党羽折磨致死。绍兴二年(1132年)中“探花”,任礼部侍郎、资政殿学士等职,与岳飞齐名,为南宋名臣,著有《北山集》《周易窥余》等,存世诗作680首。从行至陕州浓墨重彩的描写,可见其为人忠烈。“(六月)十三日东西土壕、乾壕,宿石壕镇。杜甫作石壕、新安吏,即其地。是日,陕府安抚吴琦甲马来迎。十四日魏店横渠,宿陕府。十五日望拜召公甘棠木,旧在府署西南隅,今亡矣,郡有召公原,原尽处置府县七,而夏县、平陆、汭城今皆隅河,夏距城九十八里,即温公涑水(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为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也,虏濒。河筑二小城,时一二骑揭小旗傎逻,或放牧堤上,马鬃渠在城之东南,虏人破陕,所自入初陕之围也。郡将李彦仙固守,彦仙遇士卒有恩,方城中粮尽,煮豆以啖其下,而自食其汁,雪寒单露,将校反加以衣。彦仙复持以予寒者,城破巷战而死。李观察不辍,故陕无噍类,父老谓:虏久不得城。无食欲去適,有人告以马鬃渠可入城,遂陷虏。始敢西而全陕没矣。”而文末的“朝廷诚能精选长吏,审择牧守,仍于三京,量戍士夫使之,扶视凋瘵,修治关塞,于年岁间,生养气血于东西,上下脉络流通,则天下平矣。”更是荡气回肠,治国之策、兴国之心,日月可鉴。

不朽之人书不朽之文,记不朽之事,写不朽之景。奇人、奇文、奇事、奇景。让史书多了丰富的一页,让深藏在大地之中的地坑院向世人撩开了神秘面纱。如果说“陶复陶穴”是对它整体轮廓的速写,如繁星点点,那么郑刚中的《西征道里记》就是对它的细节刻画的素描,若一缕曙光,照进了地坑院幽邃的历史,让历史的曙光在此弥留,以致永恒。

这让人不由自主的反复品读: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


Copyright © 2013 - 2018 szdk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E-Mail:sxdkykf@126.com 联系电话:0398-3266666
豫ICP备140077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