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下的穴居文明 ——关注陕州地坑院系列报道之文化传承篇
来源:三门峡日报|时间:2016-12-09|浏览次数:521次

12月4日,陕州地坑院景区外车辆川流不息,景区内人潮涌动。

自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神秘面纱掀起后,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截至目前,该景区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在2016年中国“互联网+”峰会期间,陕州地坑院被誉为中国最具成长力景区。

陕州地坑院之所以能够一举成名,不仅得益于陕州区委、区政府充分依托地坑院资源的唯一性与独特性大手笔谋划、全方位开发、高标准建设,更得益于成功整合了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的陕州剪纸、捶草印花、陕州锣鼓书、澄泥古砚等地坑院文化元素,这无疑让地坑院拥有了神秘色彩和神奇魅力!

从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的兴建到落成以至运营,决策者始终将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贯穿其中,让地坑院文化成为景区之魂,从而提升景区发展的软实力,让景区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穴居遗存见曙光

1950年在河南陕县发现的庙底沟遗址,距今有6000多年,房址2座、窟穴168座,屋内还发现有火塘。上世纪50年代中期,考古人员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共发现房屋3座、灰坑194个、窑址11座。这一时期先民的居住方式为地穴式,是地坑院建筑的雏形。

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庙底沟文化晚期,先民居住的多为地穴式和半地穴式处所,中间立柱,四壁立壁柱,有斜坡形门道,正对门道有很深的圆形灶坑。这表明,庙底沟晚期房屋建筑已较为成熟,是地坑院建筑的演变期。

对地坑院有文字记载是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朝廷秘书少监郑刚中写的《西征道里记》,文中记载:“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据西张村镇窑头村曹氏族谱记载:“洪武年间避大元之乱,由山西省洪洞县曹家川迁移至陕县南塬窑头村。”这说明窑头村的地坑院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

后经漫长的历史发展,地坑院形成了今天的式样,它和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陕北窑洞,并称为民居史上的“四大奇观”。

营造技艺世无双

如今,在三门峡市陕州区的张汴塬、西张村塬、东凡塬上,分布着1万多座地坑院。尤其是它独特的营造技艺,备受社会文化界和考古界广泛关注。

“地坑院是在平地上向下挖6米左右,形成大小不一的方形或矩形土坑,然后在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陕州区民俗专家白良旭说,地坑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科学,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豫西居住文化的符号,地坑院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实的文化内涵。

任育新世代居住在西张村镇地坑院,他说:“很多人祖祖辈辈都住在地坑院, 有的院子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住过六代人以上。”地坑院受历史传统文化影响,建造还是十分讲究的。依据不同方位朝向和地坑院主窑洞所处方位,窑院分别被称作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

地坑院是建筑史上一种逆向思维的产物,它是利用自然地形下沉式地挖掘,这与通用的上竖式材料垒砌,矗立在大地之上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这种一反常规的构造方式,是地坑院最大的价值所在和魅力体现。

进入地坑院村落,往往首映眼帘的是金色的玉米串、红色的辣椒串和庭院中的绿树、窑顶上的麦秸垛。这些自然的色彩在秋高气爽、蓝天白云的黄色大地上是那样鲜艳夺目和协调统一,富有生活的韵味,体现着装饰与生活的高度统一。

窗花剪纸巧梳妆

“正月里来无有花儿采,唯有迎春花儿开。奴有心采一枝头上戴,猛想起月季花月月开……”任孟仓老人是在地坑院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民间剪纸艺人。闲暇之余,他和老伴坐在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哼着小曲,剪刀在手中飞快舞动,不大一会儿工夫,一幅活灵活现的“喜鹊登枝”剪纸作品成型了。

位于陕州区西张村塬上的南沟村,群众世世代代居住在地坑院中。这里有着“中国剪纸文化之乡”的美誉,剪纸素材多以传统文化为主,构图简单、粗犷豪放、质朴夸张、厚重凝练、生动有趣,体现着中原农耕文化的特征。

“经过多年来的收集、整理、创新设计并研制包装,目前剪纸已逐步形成产业链,陕州剪纸正向着前所未有的高度迈进。”一凡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说。此外,张建还购置了装裱、装框设备生产线,创建剪纸基地4个,开发软裱包装、盒装、商务精装版、多册装、工艺框装等多种包装形式,品种有民俗系列、十二生肖、花鸟鱼虫、历史典故等。这些剪纸作品作为地坑院文化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后,备受游客青睐。

捶草印花古韵浓

“梆梆梆……”在陕州地坑院景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秀云手持棒槌,在案几上平铺一块棉布,上面放上植物的叶茎和花瓣,用木棒槌敲打,几分钟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

捶草印花是豫西农村一种传统的印染技艺,把新织的粗布清洗晾干后,从田野里采摘一种被当地人称为“芊棒棒草”的叶子,夹在织布中间,用棒槌敲打出汁液,从而将嫩叶的形状、脉络印在织布上,再经过固色,一件捶草印花作品才能完成。而这种技艺却濒临失传,朱秀云四处寻访老艺人,才将捶草印花印染技艺整理出来。

“捶草印花作品制作出后,花色朴素大方,游客爱不释手。”11月3日,朱秀云一边展示捶草印画技艺和捶草印花作品,一边饶有趣味地介绍。朱秀云几经探索和实验,对捶草印花技艺进行改良,在棉布上锤草之前,先在下面铺一层宣纸,一举两得,两幅作品一次成型。

锣鼓书声传四方

“走一岭,又一洼,那洼里住了一个好人家……”未到陕州地坑院景区,先闻王小丑锣鼓书声,音调高亢激越,摄人魂魄,让听众的心像悬着一般,时而紧张,时而舒缓。

陕州锣鼓书可上溯到古代,从曲目考证,唱本属于七字词格,以叙述为主、代言为辅,属原生态唱本。

陕州锣鼓书和蒲剧同属板腔音乐,陕州锣鼓书产生在前,蒲剧受其影响从坐唱走上舞台成为戏曲。艺人们在演唱时有四句世传常用开场白:“三皇治世留根源,留下鼓乐开丝弦。鼓乐丝弦把神敬,神人得位民自安。”据此推断,锣鼓书早期和民间祭祀活动有密切联系。

近年来,随着陕州地坑院的保护与开发,几乎失传的陕州锣鼓书粉墨登场,在地坑院民俗文化园大放异彩,成为戏曲文艺百花园的一枝奇葩。

澄泥古砚美名扬

在西张村镇人马寨村的一户农家院里,窑内火光熊熊,窑口站着的王驰老人被火光映红了脸。

“我自幼随祖辈学习烧制澄泥砚。”陕州澄泥砚传承人王驰精通澄泥砚的配方、雕刻、烧制和窑变等绝技。当年,他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喜欢上绘画、书法、雕刻等,中年又陶醉于民俗、民艺的研究、开发和收藏。他所烧制的砚台色彩斑斓,观之如墨玉,击音如钟鸣,窑变奇异,质朴浪漫,坚实如铁,极具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

人马寨村的王跃泽则是个有心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收藏澄泥古砚,并着手恢复研制澄泥砚新品。他在老家的宅子上建起了“研山草堂泥陶砚艺术馆”, 将收藏的500余方砚台展示出来,供游客免费参观,让更多人了解陕州澄泥砚的辉煌历史。

如今,这些古香古色的澄泥砚被开发成为旅游工艺商品,在陕州地坑院景区展销,让澄泥砚随着游客走向四面八方,让民间制砚人获取经济效益,更加自觉地保护传承澄泥砚瑰宝。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在人类历史形成之前,天地间就孕育着厚重的黄土文化,随着时光的推移,广袤大地上万物呈现勃勃生机,地坑院作为人类穴居的活化石,在文明的演变和历史的兴替进程中,彰显着古人的淳朴与智慧。数千年之后,地坑院这个民居活化石不仅没有消亡,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延续着……

“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地坑院,在黄土地下闪烁耀眼的文明之光,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镶嵌在华夏大地上!


Copyright © 2013 - 2018 szdk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E-Mail:sxdkykf@126.com 联系电话:0398-3266666
豫ICP备14007762号-1